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芸芸为众生

佛法难闻今已闻,人身难得今已得,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,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宗周嘉措仁波切慈悲开示--正面思想与负面思想的利弊  

2010-04-14 21:19:27|  分类: 宗周嘉措仁波切开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

如何用心来追寻快乐。我们谈到“心”或潜意识时,其实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可能性,就象外界的情况或物品一样,有些对我们有用,有些却有害,有些无益也无害,我们在处理外在的事物时,首先会看看哪些东西对我们有帮助,让我们可以学习、栽培或使用。对于有害的物质,我们会尽量的避免。同样的,我们谈到人心时,其中也包含了无数的变化。在我们的心中,有些想法是有益的,我们应该将这些想法当作是一种滋养。另一些想法是有害的,我们就应该尽量的减少。

追求快乐的第一步就是学习。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,负面的情绪与行为对我们有什么伤害;而正面的、积极的情绪对我们有什么帮助。我们要了解的是,这些负面的情绪不但会伤害到个人,同时也会伤害到社会,甚至全世界。我们先有这样的了解,就能够面对、克服这些想法。相对的,我们也要了解正面的思想与行为有哪些益处。一旦清楚明白了,不论有多困难,我们都要学着珍惜、发展、增强这些特质。这是一种发自内心,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。经过这样的学习,分辨出哪些情绪是好的,哪些是坏的,我们就能慢慢改变自己,而且觉得“掌握快乐的秘方就在我手中,我的命运操之在已,我一定要掌握住机会!”

在佛家来说,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的律法。面对真实生活时,你一定要用到因果的观念。以每天的生活来说,有因必有果,如果你不想要某种结果,最好是一开始时就避免起那个因。相同的,如果你想要达到某种结果,在一开始时就要创造那样的因。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精神状态与个人体验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果,你就需要先有快乐的因。如果你不想要有痛苦的结果,你就得确定不要起痛苦的因。认知因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果关系是人们追求快乐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。

其次是检视我们的心灵状态,要做分析整理,看看哪些想法能带我们向快乐之途前进。

不同的心灵状态如何分析整理?譬如恨、嫉妒、愤怒等都是有伤害力的。我们认为这些是有害的,因为它们会摧毁我们心中的快乐。一旦你的心中隐藏着恨意,一旦你被负面的情绪控制,别人见到你时也会感受到那股敌意。结果你会感到更害怕、更压抑、更犹豫,也更没有安全感。你让这样的状况再发展下去,会觉得自己在世上孤立一人,全世界都在与你为敌。所有这些负面的感觉之所以出现,其实都起因于恨意。相对的,我们心中的仁慈、怜悯都是正面的、好的感觉,而且非常有用。

怜悯、温柔、仁慈都是健康的心态。只要你的心中有慈悲、爱与仁厚,你心中那扇紧闭的门就会自动打开了。这样你与人沟通自然就会容易多了。温暖的爱心能开阔你的胸襟,你会发现所有的人都跟你相似,你也很容易与他们连成一气。你会拥有友谊,也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感觉;你也不再害怕、自我怀疑或缺乏安全感。同时别人对你也会产生信任感。譬如你发现一个很能干的人,你觉得可以将重任交付给他,但是你感觉他的心地不太善良,这时你就会有所保留了。你会想:我可以将事情交给他做,但是我真的能信任他吗?这时你心中总是有点牵挂,自然也会跟他保持距离了。

总之,我想多培养积极而正面的特质如仁慈、怜悯等,一定会让我们的心理健康而快乐。

如果快乐只是很简单的培养积极正面的思想如慈悲心等等,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觉得不快乐?

要达到真正的快乐,需要先改变我们的观念与想法,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。这需要由多方面、不同的角度来改变。你绝不能以为有一个秘方或某个钥匙,只要碰对了,一切都迎刃而解了。

这跟照料身体一样,需要很多维他命、营养素,而不是只有一种或两种就行了。追求快乐也是一样,你需要经由许多的方法与途径,克服许多负面的、复杂的心理因素才行。尤其是你想要改变负面的思考方式时,绝不是只要运用某些想法或技巧,练习个几次就行了。改变需要时间。我们凡夫俗子的执着与烦恼如同野马一般,想要驯服野马,首先要慢慢的靠近它,然后抓住它,再之后喂它一些吃的东西,慢慢的与它熟悉,抚摸它,为它抓痒,它不再暴跳时,才能骑上去降服它。烦恼也是一样,首先要了解烦恼的本性,烦恼的来龙去脉,看清它,用佛、菩萨、高僧的教育来对治。其中看清烦恼的本质,寻觅烦恼的根源是至关重要的。心理的改变尤其需要时间,不是仅凭短时间学习一些基础的佛法,看几本书就能一下子改变的。举个例子,如果你要从一个气候的地方搬到另一个气候的地方时,你的身体也需要时间来适应环境的转变。同样的,改变自己的心更需要时间。在我们心中存在着太多负面的想法,你需要一一指认、消除它们。这不是件容易的事。你必须要不断地重复自我锻炼,一直到你非常熟悉这个练习为止。这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。

我想只要你花时间来练习,你就会有正面的改善效果。每天你一起床,就要让自己做积极正面的思考,如“我要让今天过得积极而有意义。我绝不能浪费这一天宝贵的时光”等,晚上睡觉前,检视一下你今天做的事,然后问自己:“我是否如我所愿地善用了这一天的时光?”如果这一天能照你的想法去过,你就会觉得很快乐。如果这一天没有照你的想法来过,你就要忏悔你所做的事,检讨自己哪些事做错了。就这样一天天的做,你就会慢慢培养出正面的思考模式了。      

以我自己的例子来说,身为佛门弟子,我相信佛教,我一生所接受的佛家训练对我也很有帮助。无论如何,因为习惯,因为前世的旧习,有些习性如愤怒、执着一定会出现,每天都有很多复杂、很多不好的念头,甚至生气、骂人、说脏话等等,我相信如我一般的人,都是凡夫俗子,在没有成佛、成为菩萨之前,有自己的喜怒哀乐,七情六欲也是正常的,不过有信仰者与无信仰者对事情的看法与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。

就象今天,我跟别人因为小小的事情发生口角、吵架,这时我的做法是:首先冷静下来,认识思维自己内在的烦恼与情绪,思维正面思考的价值,一开始,正面思想的影响力很微弱,负面思想还是会左右我,尽管如此,我在运用正面的思维模式——也就是用我所学习的佛教理论、高僧大德和善知识的窍决来对治自己的情绪和烦恼时,虽然烦恼还是很猛烈,如沸腾的水一般炽猛,但高僧大德、善知识的教育与善巧妙语却如同甘露般冲刷了炽猛、肮脏、不良的这些情绪。沸水中加一点冷水虽然不会立刻把水的温度降下来,但是却能够起到止沸的作用,如此这般,再三的思维,如同再三在沸水中加入冷水,终归会把那些炽猛、肮脏、不良的情绪与烦恼慢慢化为乌有。

我认为我们作为修行者,在修行的过程中,不怕有情绪,就怕不能够认识自己的情绪,随着情绪而走,不去对治。

开始学习正面思考的价值,然后要再下决心,努力训练自己,你建立起正面的模式后,负面的想法自然就渐渐消失了。这个训练就象是跟自己战斗一样,必须不断地用正面的思维取代负面的思考模式才行。

其实不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或练习,中间训练的过程都不简单。经由训练,我们就能改变,就能脱胎换骨。在佛家的训练中,有许多方法教我们要忍耐,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保持心境的平和。经由各种方法的训练,我们学会了当我们受到干扰时,让怒气只停留在表面,就像大海的波涛,只有在海面浮动,而不会影响到深层的海底。虽然我的经验不够丰富,但在我自己的训练中,这是非常实在的感受。譬如我听到一些悲惨的消息时,我的心一时之间会受到干扰,但很快就会过去了。我也会有怒气,不过,通过自己的修行方法来对治它使之很快就消散了。这些对我内心深处都没有太大的影响,也不会留下憎怨。这必须要慢慢地锻炼,不可能一夜改变的。如若学会对治烦恼,那么烦恼来时会走的也快。如若长期不去观察,不去对治烦恼,那么恐怕它就会在你的相续中安家,驱之不散了。时时观察自已的内心,进行调解,对治烦恼是修行中最需要的,也是最不能放松的。

我想道德的行为,也是能够让自己获得快乐的一种方法,我们可以称之为操守训练。伟大的精神导师如佛祖,便建议我们要遵行正道,舍弃邪念。我们的行为正确与否,完全看我们的内心是否有修行。有修行的心能带引我们通往快乐之途,没有修行的心只能带来痛苦。事实上,在心中修行是佛家的一个基本概念。

我在谈论修行时,指的是自我的训练,而不是别人加在你身上的什么训练。我所强调的修行就是驱除你心中负面的思想与能量。要做一个事业成功的人,可能需要一套完整的训练教材,但对个人的修行来说,外在的训练完全没有意义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1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